實驗室超純水儀是一種用于制備高純度水的凈化設備,主要采用預處理、反滲透、離子交換、超濾、紫外殺菌等多種技術,對自來水或其他水源進行深度處理,以滿足實驗室對超純水的嚴格要求。以下是其詳細介紹:
工作原理
預處理:通常包括多介質過濾、活性炭吸附、軟化等過程。多介質過濾器可去除水中的懸浮顆粒、泥沙等雜質;活性炭吸附能有效吸附水中的有機物、余氯等;軟化器則通過離子交換樹脂降低水的硬度,防止后續反滲透膜結垢。
反滲透:利用半透膜的原理,在壓力作用下,使水通過半透膜而鹽分等雜質被截留,去除水中的大部分離子、有機物和微生物等,是制備超純水的關鍵步驟之一。
離子交換:通過離子交換樹脂進一步去除水中殘留的微量離子,將水中的陰陽離子交換為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,從而降低水的電阻率,提高水的純度。
超濾:利用超濾膜過濾技術,去除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、膠體、細菌等雜質,孔徑一般在 0.001 - 0.1 微米之間,能有效保護后續的純化單元和防止微生物滋生。
紫外殺菌:采用紫外線照射水,破壞水中微生物的 DNA 結構,使其失去活性,從而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,確保超純水的微生物指標符合要求。

儀器構造
進水系統:連接水源,通常有進水閥門、過濾器等裝置,用于控制進水流量和初步過濾大顆粒雜質,保護后續處理單元。
純化系統:包含上述的預處理、反滲透、離子交換、超濾等模塊,是超純水儀的核心部分,通過多個純化步驟逐步提高水的純度。
儲存系統:一般為超純水儲存水箱,采用耐腐蝕、抗氧化的材料制成,如聚乙烯、聚丙烯等,用于儲存制備好的超純水,滿足實驗室的即時使用需求。水箱通常還配備有液位控制系統,可自動控制進水和停水。
出水系統:包括出水龍頭或分配器,有的還配備有在線監測儀表,如電阻率儀、總有機碳(TOC)分析儀等,可實時監測超純水的水質參數,方便用戶了解出水水質情況。
性能特點
高純度:可制備出電阻率高達 18.2MΩ・cm 的超純水,幾乎不含任何雜質離子、有機物、微生物等,滿足各種高精度實驗對水質的嚴格要求。
穩定可靠:采用先進的技術和高質量的組件,運行穩定,能長期連續穩定地供應超純水,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。同時,具備完善的監測和保護系統,如水質監測、壓力保護、漏水報警等,可及時發現和處理異常情況。
操作簡便:通常具有人性化的操作界面,可實現自動化控制,用戶只需簡單設置參數,即可輕松完成超純水的制備過程。還具備數據記錄和打印功能,方便用戶對水質數據進行管理和追溯。
靈活性強:可根據不同實驗室的需求,選擇不同的配置和功能模塊,如不同的產水量、水質監測指標、純化工藝等,以適應各種實驗類型和規模的要求。